找到相关内容2124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坛经》的基本思想和禅学意义

    诸天。下照若除,地狱一时消灭。内外明彻,不异西方。”传统佛教提倡对释迦牟尼以及其他诸佛的膜拜,《坛经》则反其道而行之,主张破除对“西方”的迷信,否定心外之佛。这一思想,极大地维护了民族感情,恢复了作...再生。大梵寺说法的最后部分,主要内容为宣讲《灭罪颂》,该颂的核心,是说如何“灭罪”修道。如说世人“心中业元来在”,故须“向心除罪缘”、“除邪行正”,将“恶缘心里洗”。在与弟子们的答问中,惠能反复...

    潘桂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1763975.html
  • 《坛经》中的不二思想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

    动静无不可修行人定。他把“道法”和“凡夫事”、“烦恼”和“涅架”统一起来,这也就是“即烦恼是菩提、变为戒定慧”不二法门思想。由此可见慧能确实从《维摩诘经》中受到了启发。  慧能由于主张定慧不二,所以...世间不二,乃至临终时嘱咐弟子的科三十对法等,都体现了慧能的不二思想。  二、坛经中慧能之不二思想  1.佛性不二 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特别是南北朝时,佛学从对般若学的探讨转到了佛性论,形成了巨大的佛性...

    法 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663986.html
  • 禅海六十年 ——“且以惠能自居 谈泳君的肯定”

    “贪、嗔、痴”的无上理法;故佛法中说“学对”,亦即是“应病予药”的方法;阁下,你说,可能因“皆具佛性”的任何人(住世为人,已是业报。)而舍弃“戒定慧的修持”,永远轮回于界内,六道中么?!   ...,便是文字之相;直道不立文字,即此不立二字,亦是文字。”何况我还以“科法门,动用三十六对,出没即离两边,说一切法,莫离自性”告诫门下弟子,以“二道相因,生中道义”之理,教导应对方策,并且嘱咐“依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464006.html
  • 从《洛阳伽蓝记》看北魏佛教

    沙门之体,必须摄心守道,志在禅诵,不干世事,不作有为。虽造作经像,正欲得他人财物;既得财物,贪心即起;既怀贪心,便是不除,具足烦恼。”   北朝佛教,以建塔庙造佛像为种福田者多,通常...  盘一十一重,周匝皆围金铎,复有铁操四道,引刹向   浮图四角,上亦有金铎,铎大小如石壅子。浮图九   级,角角皆悬金铎,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铎。浮图有四   面,面有户六窗,户户皆朱漆,扉上有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5264074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二)

    蕴处界)的无常、苦、无我。若能正念禅修的目标,、五盖即能被降伏。  只要我们有六根的存在,而外在的六尘境又充满不计其数的现象:影像(色)、声音(声)、气味(香)、味道(味)可触的东西(触)、各种...止息了贪瞋痴。灭谛即涅槃,在涅槃的那一刹那是没有苦的,因为暂时止息了五蕴的作用。  涅槃不是一个地方,只能由它的作用来认知它的存在。涅槃有两种:  ① 有余涅槃:是烦恼已断而五蕴身犹存  ② 无余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564177.html
  • 帝洛巴--噶举派白教第一代祖师(2)

    成为食物。咽喉是全身生命管道的枢纽,若他要切,切断贪嗔痴的生命管道,要比切断动物的喉管来得好,我执是之根,必须要切断。动物死后,内脏会被取出,神识自然会离开身体。若必须要清除些什么,那么最好将心气无...事物。  例如,有个人同时在某个花园中,第一个人很正常,第二个则容易沮丧,最后一人容易嫉妒。正常的那个人欣赏花园风景,对园中的春花感到非常喜悦,并且到游泳池游泳;沮丧的人则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悲惨沉重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664249.html
  • 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

    相生想,皆是妄想。以妄想故,起贪恚痴。以故,造十恶业。恶业因缘,落入六道生死。   我们既知病源,便应精进对治。对治之法,便是值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时,心 莫取于相。不取于相,则心清净。心若清净,便不...   如来藏其义甚深,在众生则曰佛性,在诸佛则曰法身。众生修道,不外除诸障碍,显其佛性。一旦佛性圆显。便名成佛。   佛性论谓如来藏之“藏”,有种义,一、所摄义,二、隐覆义,、能摄义。   所摄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664308.html
  • 佛教怎么看待战争?

    为释其疑,便以盲者不见日月为喻,告诉舍利弗,看不见佛陀成就庄严的净土,是众生自己的罪障,然后以足趾按地,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马上呈现在眼前。今日世界如此纷乱、动荡,不就是人心不净,贪嗔痴炽盛,造下诸...怖畏、疑、、虚妄之名闻利养、自高慢大等十种烦恼魔军。《四十二章经》言:“人为道,譬如一人与万人战,被钾操兵,出门欲战。意怯胆弱,乃自退走;或半道还;或格斗而死;或得大胜,还国高迁。&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佛教怎么看待战争?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764429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3)

    等分烦恼,便应对此烦恼,观其即空即假即中,等同法界。  、病患境。由观烦恼,烦恼即是心病,往往冲击脉藏,以致四大不调而生身病,便应对此病患,观其即空即假即中,等同法界。  四、业境。业即过去无量...正是解心无染。  性善性恶又称为理具,修善修恶又称为事用,所以性恶亦称为理。法界本性清净,而能无碍受无明熏,全德而成障,即是法界本来理具障而现于障之用。因为用必依体,与体不二,无明依于法性而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564552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5)

    天真佛。五阴浮云空来去,水泡空出没。”歌中又说:“不求真,不断妄,了知二法空无相,无相无空无不空,即是如来真实相。”但是批评“豁达空,拨因果”和“舍妄心取真理”的错误。以为“损法财、灭功德,莫不由斯...亲印宝镜三昧,事穷的要,今付与汝。末法时代,人多乾慧,若要辨验真伪,有种渗漏:一曰见渗漏。机不离位,堕在海。二日情渗漏。滞在向背,见处偏枯。曰语渗漏。究妙失宗,机昧终始。学者浊智流转,不出此种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764554.html